此情此景,怎么看都像是似曾相识的感觉。 没错,就是袁绍和曹操。 只是别的小说里,主角都是曹操的带入面。而陆明则是变成了袁绍,取代了袁绍。 而既然知道怎么样赢,陆明就肯定不会去干跟袁绍一样的蠢事。 徐庶点了点头。 虽然觉得这样好像不按常理出牌,但是主公就是主公,主公说了要这么做,只要不是违反兵家大忌,会导致兵败如山倒的局面,他就不会阻止。 说白了,谋士的作用就是给一些建议,把前面道路的陷阱和深坑都标记出来。 至于主公要怎么走,那都是主公的事情,怎么玩都行。 “还有一事,袁术遣人送来件,说下个月登基称帝。” 徐庶把书信递交到陆明手里,这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。因为陆明的承诺就是一起称帝,大家当皇帝。至于以后,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。 如果是两个人一起称帝,那么肯定就是可以互相呼应了。至于打仗,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。而陆明称帝的话,会给袁术减少很大的压力。 连最强大的诸侯都称帝了,那么其他诸侯又该怎么办呢?而曹操又该怎么办了? 就算曹操天纵之才,可是一开始就在陈留苟活着,为了得到兖州,还得跟兖州牧开战,加上中原又是四战之地,内有黄巾余孽,说不好听的,哪里能发展起来。 那才是真的地狱难度开局。 中原富饶,而且又是文明发源地,但是奈何诸侯太多。 等到曹操有了一席之地,陆明早就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了。那什么跟陆明打? 陆明看着他们三人,表情玩味道:“你们怎么看?”庞统捏着刚刚长出来的胡须,神情有些凝重。 “臣不建议称帝,这个时候不合时宜。尽管汉室倾颓,却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。 “主公不妨拿下中原后,静下心来,修养三五年,届时,民心所向,再登基为帝也不迟。” 诸葛亮深以为然的点点头,虽然说谋士之间都是有一种竞事的关系,但是在涉及到了大是大非的事情上,还是得摆正态度的。 “没错,主公,如今并非是登基为帝的时机。如今冀州初定,且有中原未定。两年内拿下中原,休养生息三年,休养生息,安定民心。届时民心所向,主公再晋升为九五之尊,此事可成!” 徐庶也是抱拳,表情郑重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。 “此时还不宜登基为帝,主公。” 看着三个谋臣的紧张神色,陆明却哈哈大笑道:“回信给袁公路,告诉他,本王会遵守约定的。” “主公!” 徐庶急了,现在称帝虽然说也不是不行,但是肯定会弄的人心向背。 迟一点就稳赢了,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呢! 饭菜刚下锅,等一等就好了,为什么要吃夹生饭! 在有的选择的情况下,做这种事情,实在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! 陆明摆了摆手,表情有些怡然自得起来,拿起茶杯吹了一口,“就让袁术自己去表演吧,称帝的事情,本王不着急。拿下中原再说,这九五之尊可没有那么好当。” 听到这里,徐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,他是真的担心陆明会想要称帝。 毕竟称帝的诱惑不是普通人可以抵挡的,谁不想当一个皇帝呢?太想了,非常的想!又或者说,谁能拒绝一个当皇帝的时机呢? 反而是庞统站起身来,对着陆明深深一拜,这倒是让陆明感到一丝诧异。 “主公请受在下一拜,主公心胸广阔,不争这朝夕得失,而是放眼全局。能放弃此诱惑者,非心志坚定之人不可。” 原来是拍马屁啊!陆明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。 “好了好了,本王知道了。本王还没有那么不堪,孰轻孰重还是知道的。这神州早晚尽入本王之手,又何必着急这一时半会。 “你们好生思索,本王等你们的好消息。” 直到陆明离开了军机处,诸葛亮才喃喃自语道:“主公真是奇男子,坊间传闻主公心怀不臣。可是谁有能想到,真正怀有不臣之心的人,竟然是那四世三公!枉为汉臣啊!” 庞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,能够做出清醒判断的没有几个。 若是一般人,掌握着益州、凉州、关中、并州、冀州、幽州,几乎是占据了一半的天下时,又有谁能够拒绝登基为帝呢? 手握重兵,这就是底气!然而陆明却嬉笑之间就拒绝了,无他,只是求稳。 陆明没有虚伪和做作,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掩饰过自己想要登基称帝的想法。 只不过他是谋定而后动,有些人则是完全只是凭借喜好去动。 可以预料的是,袁术称帝,那么袁绍已经覆灭了,而袁氏的门生,多半还是会倾向于袁术,袁术的实力可能不减反增。 而在他周围的,曹操、刘备、孙策、刘表,他们又该怎么办呢?是一团和气,还是要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开战呢? 反之,陆明跟袁术之间,隔着一个中原,根本就不用担心发生直接冲突。 他称帝之后,买卖还是照样做,根本就没有半点损失。 只是钱粮交易,以后只会换成了以物换物而已。 金钱对于陆明来说也是没有半点作用,只有物资才是最重要的。 一个月后,陆明在黄河渡口的船坞视察,这是建造和维修舰船的地方。 可以说,船坞如果在,那么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舰船可以扩充水军。 而船坞一旦被攻破,那么舰船就是无根之水,早晚都会覆灭。 陆明的野心其实已经展现出来了,他让诸葛亮和庞统这对队龙凤雏去对付曹操,其实已经很给曹操面子了。 而他除了享乐之外,更多的还是去视察船坞和冀州的政务。 主要是道路的修建问题,还有考察地理,确定铁路的规划等等。